首先,流動資金不足。目前,
北京印刷(
www.xxmme.com)企業普遍存在流動資金短缺的情況,面臨著資金風險。作為社會資源的一種體現,資金包括流動資金的緊缺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種流動資金的緊缺狀況已經超出了理性的極限,諸多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嚴重干擾了各企業個體和全社會總體的資金運轉。
其次,資金低效運營。印刷企業資金低效運營的情況十分普遍,主要表現為:
1.流動資金周轉緩慢,流動資產質量差,不良資產比重較大。
2.應付賬款使用率差距大。
3.流動資金周轉緩慢,迫使企業大量借入流動資金,利息的壓力又加劇了印刷企業的虧損狀況,使企業資金周轉呈現出惡性循環的局面。
最后,資金管理弱化。現金管理有很大的隨意性,經常出現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貨款和各種費用或現金過剩現象。大多數企業憑經驗進行管理,缺少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方法,沒有可行的存貨計劃和有效的定期監督檢查,而且又無相應的責任部門,致使存貨資金占用過多,造成資金停滯,資金成本高、周轉遲緩。
在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許多剛性的需求都在減少,競爭更加激烈,相信是機遇也是挑戰。
中國印刷業已初步形成三大印刷產業帶: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印刷產業帶、以上海和蘇浙為中心的長三角印刷產業帶、以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印刷產業帶。根據“十一五”規劃,到“十一五”期末,中國印刷業工業總產值預計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左右,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5%;印刷生產加工能力將進入世界前列。
從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場的圖表來看,中國已經取代德國和英國成為第三大印刷市場。但是印刷界對此并不滿足,不斷追求進步,目標就是成為全世界最大最專業的印刷市場。但是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做一些創新的工作。振興中國的印刷業,使中國的印刷市場變成全球最大、最專業的印刷市場是每一個炎黃子孫共同的愿望。
毫無疑問,中國印刷企業近期將繼續感受到國內經濟及出口放緩的影響。匯豐(HSBC)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Neumann)指出,該行衡量“新訂單減去庫存”之結果的一個指標今年夏天出現大幅下滑。他表示,這是反映制造業整體情況的一個領先指標。不過,范力民和摩根士丹利亞洲股票策略師喬納森•加納(JonathanGarner)等分析師對中國消費者推動中國經濟轉危為安的能力表示樂觀。“加納估計,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美元的中國家庭約有1.2億個,數量比美國還多——中國是在去年年初左右超過美國的。這些家庭的消費能力可幫助快速減少庫存,并讓訂單重新流動起來。企業高管、股東和他們的銀行都期望,這會讓資金再次流入中國企業。”